查看原文
其他

一米高的视线中,龙王山格外可爱

江小北 南京江北新区 2024-04-11




“今天,我去龙王山郊野公园看了之前种的何首乌,那个橙色的箱子里,已经长出了很多绿油油的小苗儿!真期待!”


“我也和爸爸妈妈去龙王山‘挖呀挖呀挖’了!听妈妈说,我们种的五彩椒长大后,会变成好多彩色的小灯笼呢。”


最近,新区不少小朋友的日记里,都记录了自己在龙王山郊野公园种菜的故事。为什么公园会“搬进”菜园?带着好奇,从这个“一米菜园”出发,我们看到了城市与孩子温暖“童”行的一面。



“一米菜园”里有什么?

刚长出不少圆短叶片的杭白菊,已有小小果实“探出脑袋”的五彩椒,何首乌的藤蔓爬上竹架……绿意中尽是生机勃勃。


沿龙王山郊野公园的跑道漫步,很快就能看到这么一处橙色小菜园。低矮的木质围栏圈出一片天地,10块菜圃里生长不同绿苗,一旁还细心立着认养牌。


这里是“一米菜园”,不久前,龙王山郊野公园按照“儿童友好”标准升级改造,特意添加了儿童喜爱的小菜园。在设计上,每块菜圃仅4.5平方米大小,一旁的种子站也是1米高度,方便孩童们自主取用、种植。



江北高新实小、浦外高新、亚泰幼儿园……在认养牌上,小北看到了不少新区学校的名字。


据沿江街道龙山社区工作人员高丽介绍,“一米菜园”并不是简单种植,而是联动辖区内学校,让孩子们动手“承包”一方菜圃。为此,菜园还配套了“辅导员”:由农业专家带领孩子们,在劳动中学习知识。


不久前,龙山社区邀请了易沐智能科技总工程师杨英杰辅导种植,结合平移、垂直等数学运算知识,让孩子们分组思考苗木种植间距。一场“头脑风暴”后,孩子们既学会了如何插苗木定点标,又感受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的运用,大家都兴奋不已。


孩子们在“挖呀挖呀挖”


当然,孩子们种下的绿苗,也有专业人士“护航成长”。每天清晨浇水、定期松土施肥,何首乌还绑上了漂亮的竹架,供藤蔓们自由生长。在各方悉心照顾下,“一米菜园”即将迎来第一批收获。


而根据联动学校需求,菜园后的空地也正规划一处劳动实践空间,预备设置水培池、架,结合数字化应用,在校外打造孩童们生态研学的新基地


养护人员为孩子们做的竹架


从“课本”走进“园间”,让孩子们在美丽的公园里体验农耕、播种希望,学校对劳动教育实践场地的需求也得以纾解。这既是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的新路径,更是城市空间对孩子的一次贴近


我有“一米乐园”

“奶奶快看,这里有摇摇马!”

“妹妹来玩滑滑梯吧,我们比赛!”

……


走出“一米菜园”,来到公园的中心区域,远远就能听见稚嫩的欢笑声,小朋友们正在摇摇马、跷跷板上玩得不亦乐乎。



走近看,原有的硬质地面变成了软质彩色透水混凝土,4片童趣满满的彩色篮球场、适合孩童的5人制足球场之外,还新增了林中书屋和儿童游乐设施。无论运动、玩耍还是亲近大自然,都可以找到专属场地。


“孩子天天吵着要来公园玩,我们从家步行到这里也只要5分钟,所以是‘常客’。”家住香溢紫郡的王女士说,改造后的龙王山郊野公园对孩子更有吸引力,是自己日常遛娃的首选场所。



不只公园的空间改造,走在沿江街道龙山社区,儿童友好元素随处可见:绘制着二十四节气的路边石墩,可以跳房子、绕s弯的草坪走道,彩虹般绚烂的涂鸦和多样游乐设施……每走一步,都是童趣。


而这些身边的可爱细节,也都来自一个个灵光闪现的小脑瓜。由孩子们组成的“小小民生观察团”,通过走访调研,设计出了这份家门口活动空间的微改造方案。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后,由社区邀请志愿者们做系列改造,将孩子们的想法变为现实。



“龙山社区80%以上是年轻人,孩子特别多。‘一老一小’是民之关切,我们也希望让社区更‘适小’。”沿江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。


在城市建设中引入儿童视角,让儿童参与进城市建设,楼宇间也就有了纯真的温度。就算走出公园,生活中处处可见“一米乐园”


从“一米高度”看新区

一米菜园、一米乐园,为何如此注重“一米高度”?


“一米高度”是儿童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。城市发展不断向上的同时,也需要“俯下身来”,在建设改造中融入孩子们的视角。


并不需要大兴土木,于细微处将儿童友好元素嵌入有限的空间布局中,一块菜地、一个涂鸦,都可能是孩子们的“小确幸”。


孩子们绘制的儿童友好地图


从“一米高度”看新区,桥北商圈探索打造“儿童友好型”商圈体系,随处可见的“一米高度“童趣景观、多元娱乐活动游乐场,构筑一方儿童乐园;明发滨江新城的电箱披上了“笑脸版”彩装,街角公园内的儿童娱乐设施也不断增加……


除了越来越多“一米高度”项目的改造完成,在政策、公共服务、权利保障等方面,新区同样坚持“儿童优先发展”理念。“家庭-学校-社区”三级保障监护体系、儿童专属驿站、儿童议事会……透过“一米高度”,我们能看见不一样的新区,更纯真、也更温暖。



有趣的是,当“一米高度”视角深度融入城市治理,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的“最后一米”也得以打通。


正如龙王山郊野公园的“一米菜园”变身孩子们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,生活中的“一米高度”改造建设,也为儿童校外活动拓展了新空间。孩子们的劳动教育、课外实践、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,都有了新去处。


例如,浦外高新在暑期社会实践中,联动周边超市、菜场,让学生体验收银员和摊主角色;沿江街道“社区综合减灾宣教馆”的设施资源,以“情景式+体验式”教学模式,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……



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,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鲜活力量。把菜园“搬进”公园,将孩子们的期待付诸实践,打造处处是“一米”乐园的儿童友好成长环境,这是一座现代化新主城的温度,也是对儿童友好工作的创新探索

也许在不久的未来,对新区的孩子们来说,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地,生活处处是教育。当他们站在属于自己的“一米高度”,看到的也不仅是城市,还有大自然、色彩、数字、宇宙……


素材来源 | 教育和社会保障局、沿江街道
视频/图/文 | 高媛、范馨儿
发布 | 徐雅莹、吴小荣
审核 | 王馨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